各学院(部、系):
为切实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新生尽快了解新生活、适应新环境、树立新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党爱国、爱校荣校意识,立志成长成才,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入学教育时间和形式
新生入学教育采取“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9月份开展覆盖全体新生的集中教育,分散教育阶段持续至10月底。
二、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新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等,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新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2.爱校荣校教育。组织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参观校内馆展,观看学校宣传片、迎新晚会等,以115周年校庆为契机,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引导新生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感悟“诚朴恕毅”校训精神,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树立“我是陶大人”的主人翁意识。
3.校纪校规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研究生手册》,就课程和成绩管理、违纪处分、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请销假制度、奖助学金制度、评优表彰、学术诚信、毕业和学位授予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学习,使其尽快熟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4.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学后,学校将组织开展新生心理普查,请各学院(部、系,以下简称“各学院”)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各学院要积极挖掘资源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开展朋辈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尽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及时选拔朋辈心理委员,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心理咨询预约途径;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排查,学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要主动深入新生寝室或实验室等进行走访,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
5.校园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安全专题教育,引导新生树立国家安全观,增强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意识;组织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防范电信诈骗、网络安全、宿舍安全、实验室安全、实习实践安全、生命安全等主题教育,全方位提升新生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
6.学科和专业教育。结合学院实际,组织学院领导、教学名师与新生见面交流,向新生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发展现状、师资情况、教学科研条件及教风学风建设情况等,帮助新生认知了解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职业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应具备的专业和职业素养,使其增强专业归属,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激发专业学习动力。
7.文明素养教育。加强文明礼仪、健康生活教育,使新生养成与人为善、洁身自好、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形成交往文明、举止文明、课堂文明、用餐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等良好氛围;召开家风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宣讲各级各类典型模范的家庭和谐故事、幸福生活等形式,引导新生认识家风的重要性,增强传承优良家风的责任感;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引导学生不听信谣言、不传播谣言。
8.学术诚信教育。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报告会、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提高学术诚信和学术鉴别力,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三、组织实施及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各自情况,精心设计,拟定本单位入学教育方案。要充分利用不同时间节点,分阶段、分重点、按节奏设计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可结合学院实际,独立、交替或合并进行,部分内容可以其他学院联合进行,切忌走过场、走形式,确保教育收到实效。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
3.以生为本,注重实效。各学院要加强新生的思想状况、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建立新生信息数据库和档案,确保后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安全、稳定、有序开展。
入学教育结束后,各学院要及时总结入学教育工作中的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对入学教育相关图文、视频和音像资料妥善留存,并于10月30日前将本单位新生入学教育总结材料(电子版)报送工作邮箱(tdyjsy@163.com)。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9月14日